阿龙丨2025年笔记(11) - 世说文丛

阿龙丨2025年笔记(11)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唐邢窑白釉玉璧形底碗.png 唐邢窑白釉玉璧形底碗

21

厂给工食人役

九江关总管事一名。内档房书办二名。选瓷房总头目一名,副总头一名。在关办事。头目七名。一名长住,其余十日一轮上宿。玉作二名。帖写一名。画样一名。圆器头一名。雕削头一名。青花头一名。满窑一名。守坯房一名。挑夫一名。听差一名。买办一名。把门一名。
以上二十八名,计工给食。其余工作头目雇倩,俱给工价,于九江关道款内开报。
抄录这份“人役单”,因为它朴素,既百姓,又本分,出官方但没花活。
不过,数字“二十八名”有个问题,实际所列人数共计二十五名,不知为何写成“二十八名”。有人认为“头目七名”当为“头目十名”,理由是七名无法“十日一轮上宿”,且不合“二十八”之数。但是即使改为“头目十名”,其中还有“一名长住”,余下九名仍无法“十日一轮”。又有人说实际上“十日一轮”指每人每次上宿时间为十日。而非每人每次一日,十日需十人轮替。
看得出旧时代的瓷窑雇人不多并且谨慎,多少坑栽多少个萝卜,这样,出现浮侉的人物,不踏实的做工,容易发现,也方便替换。壶隐道人就是一个这样的萝卜,当然是个好萝卜,一个普通的工匠,一个烧造者。
壶隐道人名字叫吴为,人称壶公,行号吴十九,景德镇人,大约生活在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诗书画方面都不错,甘心隐遁在普通陶瓷工匠中,过朴素的生活。他造作的瓷器妙绝精巧,有两种最著名的:流霞盏和卵幕杯。流霞盏像五彩流霞,或有时呈现朱红色,一枚才重半铢,就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卵幕杯也是体小胎薄,就像蛋卵内部的那层透明的膜。他还擅长制作壶类,淡青色的各类壶,像官窑、哥窑的瓷器,壶底落款“壶隐老人”四个字。
景德镇像吴为这种朴素不凡的烧造者很多,一个原因是有不少甘于小打小闹的小作坊容纳他们。小南窑就是其中一处。小到什么样子?像只蛤蟆趴在那里,所以人称“虾蟆窑”,大部分产品是土黄的粗瓷,“体颇薄而坚”,质量没的说。另外还有一款小碗,色白带青,碗口描一二个青圈,称“白饭器”。还有一碗,碗口略大但是很浅,款式中有一种全白的,仿制宋碗的样子,很抢手。
不以“小”卑,不以“素”耻,不以“淡”寡,不以“物”喜。这是民瓷的一点儿特点。


阿龙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阿龙丨2025年笔记(11)》 发布于2025-2-5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