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出发,11月17日,从首尔乘坐的座号也是17(C),我是多么的幸运,接机的文君先生竟然是个文学爱好者,这位准时在肯尼迪机场接机的文学发烧友一路上滔滔不绝地谈着今年诺贝尔文学获得者寒江……呵呵,君从首尔来,却不从面寒面啊!
曼哈顿的纽约客前台服务生是个和蔼可亲的美国老头,本来规定是下午四点入住的我,因为主动给了他10美元的小费,他竟然破例让我马上入住。这让我省去了乘坐13多个小时还要等待住宿的劳顿及苦恼。一旁的文君先生大呼幸运之神……其实,我最大缺点就是舍得把钱给别人,好报不一定有,但是睡觉前摸着良心这个温柔的枕头,没心没肺一睡就过头,自然醒,美哒哒!
2343房间除了大床电视写字台,饮品与用品一无所有,我只能接了杯自来水饮用,至于在国内每天能品生态茶看书写作绘画打发时光的惬意,在此统统没得,喝杯热水都是奢侈,根本没有烧水壶,英语不流利的我,也懒得在电话中搭理服务生……
迷迷瞪瞪睡了几个小时,起来以后就再也睡不着,时差问题是生理现象,人人都越不过的一道坎。于是我就跟老H联系预订了到俄亥俄州的机票,当听到老皮信誓旦旦地说明一定亲自到辛辛那提机场接我以后,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么亲的小棉袄,这似乎不是我亲生的……乖乖愣地等,我的心似乎在打锣鼓,怦怦地跳。快点按住,不然心脏跳出来飞了就麻烦大了。
终于熬到曼哈顿旭日升起,我把窗帘拉开,收拾完奔下楼去,主要是想找热水喝。自从创建公益品茶中心,我就戒掉咖啡了。在麦当劳购买一个小汉堡一杯热茶,我突然发现比起一口井山泉的售价,这里一杯开水需要昂贵的1美刀,我感觉我都对不起一口井的档次。一天一夜没有喝热水了,此时手捧着这杯热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活着能够奋斗到纽约曼哈顿喝上热水,五味杂陈涌上心头。
一杯热水还没喝完,文君先生来电,他来接我到法拉盛。从曼哈顿纽约客到法拉盛需要一个多小时,途中我听了广播,有些真相是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去亲耳听亲眼看的。文君示意我看车窗外广场上练习FLG的团体。多年前国内对这个群体比较扎眼,我是真没有看过这个法、这种功到底肢体语言是怎么表现的。我没有法眼也不关注这些,自己一大家子的生存问题就把流浪狗给制约着了,确实没有话语权,自身也没有这个闲心和能力关注这不合时宜的人群。我是苟且偷生的杂碎,对各种听到的信息,也无动于衷。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审判每起案件,跟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看待问题的角度是大相径庭的。
在考察体验法拉盛业态时,正好撞上这家N个差评民宿(不提名)。这里上下三四层,特别是地下室的环境实在是糟糕透顶,烟熏火燎的还有光着膀子抽烟的,空气中散发着尼古丁酸白菜帮子的刺鼻臭味。此老板是浙江金华人,我感觉他的经营之道都对不起故乡的列祖列宗。唯利是图的饕餮之徒而已。我突然想起当年为金华老表义卖柑橘之事。这个老表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代刘基的《卖柑者言》中的这句话,是对给国人抹黑的这位不讲武德不守诚信的市侩的最真实写照……
从上午11点到午后17点,我一个人在法拉盛溜达着。我这只流浪狗跟其他流浪狗不同的是我还是比较谨慎,注重细节的。如果怀揣着美国梦,第一次来美国第一站就到法拉盛的人,肯定被这脏乱差的环境给吓倒。这哪里是美国,分明就是广州某个小镇被龙卷风刮过来。一切的雷同。街面上摆的一切和大多数行人全部是广东制造。还好,我不是第一次来美国,更不是第一次来美国第一站就到法拉盛,否则我会感觉自己被人下了蒙汗药,吃错药的才会来这里。这里跟青岛没有可比性,当然我是说的镶着金边的海岸线区域。地面上垃圾追着行人的脚步,超市里面的鱼腥味令人作呕。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小商小贩竟然倚靠在垃圾箱跷着二郎腿卖货。我感觉国内的城管看到会当场气得挺尸……老祖宗的家规在这里是荡然无存了。真是有娘爷生长无娘爷爷教养,这无规矩的夜叉形象,如果被老家平安里的大老徐看到了,非必要耳刮子掀上,真给中国人丢脸。《丑陋的中国人》一书有个章节,我在此不想表述。只是,当外媒说中国人是素养滑坡到没有底线的时候,我个人认为这些做派的小商小贩肯定是加分项。
在一个街口,有个戴着墨镜用东北音唱《小白杨》的人,我给他的收钱框放下5美元,近距离地看他,原来不是真正的瞎子,只是用墨镜武装出来的假瞎子。我质问他,小白杨的故事了解吗?他说不清楚。我突然感到莫名的恐慌。于是,好事的我就把《小白杨》是由梁上泉作词、士心作曲、阎维文演唱的歌曲火遍大江南北以及我为青岛《小白杨》公益组织季兵等所做的一切统统讲给他听。为了挖掘小白杨疫情期间带着大允到新疆去考察小白杨,并与种植小白杨的种植者程富胜老班长全家在新疆会面展示小白杨旗帜的惊心动魄的整个过程一一讲述出来。这位卖惨的歌者并没有为爱国事迹所感动,而是木讷地看着我。当我得知他是跟着儿子移民过来,并不缺吃穿以后,就语重心长地说,你看一下这乞讨袋里,除了我给的数字全是小小额以后,他突然摘下眼镜瞪起眼珠子拍着鼓鼓的口袋说,大票全让我装到口袋里了……
中国人向来是讲骨气的,古代仁人志士“冻死迎风站,饿死不低头”,士可杀不可辱的铮铮铁骨英雄气概都到哪里去了?人活着的价值取向都到哪里去了?古往今来,为了忠义而甘愿上断头台的血性英雄气魄都到哪里去了?现在国人不择手段的欲望和手段,已经到了后来人挖起祖坟都不解恨的地步。如果有一条法律对于吃嗟来之食和坑蒙拐骗者不能生育后代这道法令出台,我想这一波骚操作的败坏门风给国人抹黑的饕餮之人就不会如此恬不知耻了,更不可能跑到世界各地丢人现眼了。
民以食为天,咸吃萝卜淡操心的流浪狗在一处北方饺子馆停下,点一盘茴香馅的饺子。15个饺子11美刀,吃起来味同嚼蜡。我当时的感受如鲁迅在日本大阪看到的一幕有一拼一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回到住处,我这位纽约客奋笔疾书:自古至今中国的饺子好吃,渴望团圆又团结的馅子难调啊!
2025.2.5 于纽约
王丹青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