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强丨夏朝史妄述(下) - 世说文丛

王晓强丨夏朝史妄述(下)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我怀疑夏朝朝廷不止一个。但弄清楚这等问题我等无能为力。只可推想石峁遗址很可能最后成了黄帝之后的匈奴民族之基地,山东潍坊之斟寻,可能是遭后羿裹挟成立的正宗夏朝朝廷。这一点也许在现代考古学上能够解决。古人曾说《诗经》之《大雅》《小雅》本该做“大夏”“小夏”。但这个讨论并没有结果。只知道“大夏”地在周朝晋国之地,晋国之地曾是夏朝之前虞“朝”的地方,
周晋第一代国君出生后手心上的掌纹似“虞”字,显然周朝的史学家写这段历史的心态就是:周朝取代商朝是理所当然的,否则“桐叶封弟”为什么把虞地封给了姬叔虞呢?“姬叔虞”就是从娘胎里出生掌纹自带似“虞”字的周朝王子,他是周武王几奶生的,没有史学家考证,只知道今天还有她的圣母庙,里边雕塑的女孩相当的漂亮,各个有“中国维纳斯”之称,是宋代人雕的。几十年前宁波的一位乡镇企业的领导看到“中国维纳斯”恨恨地说:“维纳斯的鼻子简直不近人情,直勾勾地不打弯!”意思洋维纳斯不如宋“维纳斯”美。
我倒是要借此提醒看官一下,在“虞”所属地盘上,曾经建立过太阳神神庙,太阳神神庙大约是帝舜氏建立的,它被大禹给破坏了,在商朝时又建立了起来,地在古晋地的今四川省的广汉市,它就是今天赫赫有名的三星堆遗址,固然许多人憎恨我这样说,但我还要说:三星堆是不会挖出飞机和坦克的。青岛某文化局局长和我说它挖出来了释迦牟尼的青铜像,真是个SB。
我怀疑夏朝的社会特征很可能和“平治水土”有关,否则史书上不会“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进行记载。凭大禹在四千多年前动用的人力物力,不可能干出书上说的那样的治水工程。
夏朝叫“土”朝乎?抑或叫“鬼”朝?但《左传·昭公元年》上的“大夏”,似乎应该包括今石峁遗址。这个地区就是唐尧的地盘,亦即黄帝氏占领的地盘。地是参星星土,在夏朝以前,它可能已被帝辛氏分给自己儿孙实沈了,估计帝舜氏政变帝尧氏时,其心理基础就是想到了自己应该具有这块祖先的领土,今三星堆就在这“大夏”的参星星土上。
也可能商朝不承认夏朝的存在,认为夏朝在自己同族实沈氏的土地上立国,至多是商朝的“前商朝”吧?
传说帝辛氏(伏羲氏)把东方苍龙七颗星所属的星土分给了后代阏伯,把西方白虎七宿所属的星土分给了后代实沈,使他们兄弟俩不再见面,制止住了彼此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到了夏朝,兄弟俩必须面对黄帝子孙的威慑,不得不重申太阳神、龙图腾崇拜的民族凝聚力,连合起来。所以大禹的后代们,也必须从婚媾角度上利用龙图腾和太阳神的凝聚力。但是这只是我的观点而已。我的证据就是夏后氏与有虞氏的频频联姻。
大禹政变帝舜舜之位后,令帝舜的儿子季釐去管理有缗氏,为“有缗国”。有缗国遗址在金乡境内卜集镇缗城堌堆——堌堆是现代人称呼史前社会“城池(大土台子)”的名字。
伏羲女娲民族集团之遗民后羿政变,主持夏政。
夏后相八年,后羿相国寒浞杀后羿。
夏后相九年,帝相所居首都叫斟灌(据民国《寿光县志》载,它在今天潍坊市寿光县北部22公里,旧称“东寿光”)。
夏后相十五年,商汤王十一代祖相土,创造马拉中国式战车。随而相土回到商丘——“丘”,商代对城池的另一种称呼。“商丘”相当于夏朝之商国国都。
夏后相二十年,寒浞灭戈国。
夏后相二十六年,寒浞使其子帅师灭斟灌。这时的斟灌就是夏朝首都。“帝丘”是首都的意思。
夏后相二十七年,寒浇攻打斟抃,大战于潍河,寒军颠覆夏军的战船而获胜利。
夏后相二十八年,寒浞指使儿子寒浇杀了夏帝相。
帝相的妻子是有乃国国君的女儿。《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常阳之山,日月所入。有寒荒之国。有二人:女祭、女蔑。”郝懿行《疏》认为,“女蔑”就是“女缗”。“女缗”是母系社会之有乃国的称呼,有缗氏和伏羲女娲氏族集团同属太阳崇拜之民族,被大禹武力消灭。有缗又称有乃。
有缗氏之女,是帝相的皇后,是有乃国君、帝舜后代的女儿。夏后相被杀之后,他的皇后怀有身孕,趁乱从狗洞里爬出来,逃回了有乃国。继而生下来夏朝的太子少康。《竹书纪年》载这年(丙寅年)夏皇后生少康。
寒浇欲害少康,少康从有乃逃奔有虞(乙酉年)。“虞”是帝舜氏一部民族仍控制的地区。其头领叫虞思。虞思任少康为庖正(管理炊厨的官员),并嫁给了少康自己的两个女儿,送给“纶”地作为少康的食邑。少康这时做到了“有田一成,有众一旅”,从而有汇聚夏王族拥趸的实力。
有虞国国君虞思,是帝舜的孙子。当年帝尧曾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帝舜,帝舜巡方,死在今连云港地区云台山之古苍梧,二女寻踪而去,传说啼血染竹子成为“斑竹”
伯靡自鬲国帅斟抃、斟灌之师以攻打寒浞。伯靡曾是夏朝的将军。
少康使汝艾伐过国、杀寒浇(甲辰年)。传说汝艾是中国第一位女间谍。她深入敌后,赢得寒浞的信任,并成功刺探到了大量宝贵的情报。这些情报助少康制定消灭寒浞的军事行动。
伯子杼帅师灭戈国。杼,少康的儿子。传说他发明了甲和矛。在位17年。
伯靡杀寒浞。
夏众灭寒浞。少康复国。
帝少康继位。元年,诸侯来朝,礼待虞思隆重。
十一年,使商汤八世祖——巳冥治河。
(这‘河’可能是淮河以北地区的河,如济水、黄河、淮河等。“巳”伏羲女娲的姓,是人头蛇身神灵的象形字。一般历史书称商王族姓“子”,这“子”是“巳”的古读音)。可能因为虞思的姻亲关系,《竹书纪年》称巳冥为“侯”。“虞”是商的同族。从《易经·震》:“婚媾有言”当中看,后世商代王族非常重视婚党,可能虞思嫁二女给少康,已被夏王族认作亲族了。在商代,一般“侯”是商王族同姓贵族封号,异姓封号叫“伯”。在帝尧氏时代,帝尧有可能认为嫁自己的女儿而深信帝舜氏,不意帝舜最后发生了政变。
二十一年,少康死。
帝杼,继位(或作帝宇,一曰伯杼)。
八年,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狐九尾。狐、狼、狗而九尾,是商族人心中太阳神的一种图腾形象。传说伏羲氏图腾相貌就是犬科。
十三年,商侯巳冥死于河。
十七年,帝抒死。
帝芬(槐)。元年戊子,帝芬即位。芬或曰芬发。
三十六年,国家推出发明“圜土”(《尔雅·释名·释宫室》:“狱又谓之‘圜土’。筑其麦墙,其形圜也。”按:《易经·坎》反映的是商代监狱:挖井为地牢,井口之外围以荆棘,以绳索吊运食物给犯人。估计夏代的监狱形制和商代差不多。今监狱关押犯人,俗语曰‘坎起来’,羁押处所曰“坎守所”,仍含古意)。
帝芒元年壬申,帝芒即位。
三十三年,商侯迁于殷(今殷墟)。
五十八年,帝芒死。
殷侯复归于商丘。
帝泄。
帝泄在位期间,东夷、西羌等六夷派使者来朝谒见,接受了泄的爵命。这说明夏后氏的眼中,“夷族”已经承认了夏朝的统治。 
帝不降(帝廑)
帝扃(不降弟)
帝胤甲。元年己未,帝胤甲即位,居西河。
八年,天有妖孽,十日并出,其年胤甲死。
帝孔甲(不降子)元年乙巳即位,居西河。
废豕韦氏,使刘累豢龙。封刘累为“御龙氏”。
豕韦氏又称“飂叔安”其族裔当中有“董父”其人,很喜欢龙,懂得龙的习性爱好,龙多归之,成为龙图腾的服务人员。这时帝舜氏意识到应该利用龙图腾崇拜,于是把祖先崇拜和龙图腾崇拜合一,让公龙代表男祖先伏羲,让母龙代表女祖先女娲,以凝聚自己民族集团的人民。于是我们中华民族从此自视为“龙的传人”。从此中华民族叫利用龙崇拜凝聚人心的举动为“乘龙”“乘两龙”等等。董父因此获得“董”姓,得到国家名号为“豢龙氏”。乘龙,就是依靠龙的意思。董父可以理解成“龙保姆”。
“豢龙”大概就是豢养两条或几条蛇类的爬虫。因为帝舜豢龙是国家行为,因此不许任人操作。于是民间私自豢龙,就成了“养蛊”行为。乃至有些时代私自豢龙(养蛊),都要杀头。《易经·蛊》卦说的就是商代贵族“豢龙”的行为。
一般史家不知道“豢龙”的意义,把帝孔甲模仿“豢龙”的行为理解成胡闹,殊不知这是夏朝王族像以往伏羲女娲民族集团学习宗教活动的政治活动。
传说某天帝知道孔甲有心靠近龙图腾,天帝曾赐给孔甲“河”龙二条,“汉”龙二条,分别为一雄一雌;由于孔甲不会喂养,就到处寻找会喂养龙的人。但孔甲并不傻,对养龙者的民族属性一定要选自己民族的人。于是养龙的人就选用了黄帝氏族系的人刘累。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
——帝孔甲烦扰于“有帝”,也就是说“有帝”掌握着龙图腾,孔甲不怕对“有帝”进行烦扰,而“有帝”不耐烦扰,给了孔甲龙图腾。
这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龙图腾本是“有帝”的神物;二,这以前孔甲不曾有龙图腾。
“有帝”应是伏羲女娲或炎帝、帝舜等(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孔甲之前夏帝王似乎不真正的崇拜龙图腾。
孔甲决心把龙图腾凝聚人气的作用利用起来。可见以往夏后氏不重视龙图腾的作用。
结果孔甲重用的自己“一帮人”中的刘累并不会养龙。他把一条母龙给养死了。刘累很害怕,只好硬着头皮,把这条母龙做了肉酱汤,给孔甲吃了。孔甲一吃觉得味美,还要吃,吓得刘累逃到了鲁县之阳。
五年,孔甲作东音(独创了一种与以前不同的礼制制度)。
帝孔甲九年,孔甲死。殷侯复归于商丘。
帝昊(昊一作皋)。元年庚辰,帝即位。
善于“豢龙”的豕韦氏复国,孔甲命“豢龙氏”重新恢复世职养龙——昆吾、豕韦相继封为为“伯”。
三年,孔甲死。帝发(一名后敬,或曰发惠)。元年乙酉,帝即位。
三年,筑倾宫。
七年,帝发死。泰山地震。帝履癸(一名桀)。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抃。
十年,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干竭。
十一年,帝桀会诸侯于仍,有缗氏逃归。夏朝灭亡。
黄帝氏之帝桀一部人员,转为匈奴民族,和刘邦后代争夺统治中国的合法性。


王晓强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晓强丨夏朝史妄述(下)》 发布于2025-2-9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