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亮丨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23) - 世说文丛

王作亮丨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23)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980年代初,寿民先生已经通读、详读了《说文解字》,阅读大量古籍,并且对古书的一些训释有了自己的看法,如一则关于《诗经·大雅·皇矣》的札记:“《诗·大雅》‘憎其式廓’,旧注未详其义,或曰,憎,当作增,式廓,犹言规模也。涵案,式廓疑为或廓之误,或即域,域廓即边疆也。待考。一九八三年,登州寿民记”。

五十七个字,毛笔、淡墨,写在一张花笺上,整理遗稿时,我们在废纸堆中发现,觉得有价值,郑重地托裱了一下,珍藏。

二零二四年的盛暑,郑俊坤先生驾临敝馆,读了这张小笺,沉吟赞叹。回到他崂山王哥庄的“螺蛳居”书房,检书征核后,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诗·大雅·皇矣》,周人述祖德及文王伐密(国)伐崇(国)克敌制胜。其第一章有“憎其式廓”句。憎通增,即增大疆圉。“式”,确为“或”之误,“或”,又读yu(去声),“国”的古字,邦国。《说文·戈部》:“或,邦也”“域,或又从土”。段玉裁注:“盖或、国在周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廓”,广大,宽阔,开拓,扩大,又有外部、外围意,又通郭,指外城。先生于古文字考释严谨,一九八三年即“待考”,终未完成。余之小试,或可告慰于先生。

姜、郑二位前辈,虽缘悭一面,然而学问、才华相埒,心意相通,上述这一段文字佳话,若以诗喻之,是寿民先生唱之于前,俊坤先生和之于后,虽时间相隔四十一年,仍可谓儒林絶响!

23-2.jpg 姜寿民先生藏书

23-3.jpg 王作亮(右)、计纬与郑俊坤先生(中)

郑俊坤先生细看姜寿民先生藏书.jpg 郑俊坤先生细看姜寿民先生藏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作亮丨遗世独立的学者型书法篆刻家姜寿民夫子(23)》 发布于2025-2-12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