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周丨跨越时空的生命智慧 - 世说文丛

于学周丨跨越时空的生命智慧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近读白居易《问皇甫十》,发现它与《马太福音》一段话有相同之处,两者共同诠释了一种跨越时空的生命智慧。
 
问皇甫十
(唐·白居易)

苦乐心由我,穷通命任他。
坐倾张翰酒,行唱接舆歌。
荣盛傍看好,优闲自适多。
知君能断事,胜负两如何。

这首诗让我想起《圣经》马太福音里面的话: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也不要为身体忧虑穿什么。难道生命不比食物重要吗?身体不比衣服重要吗?你们中间谁能用忧虑使自己的寿命延长一刻呢?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白居易的《问皇甫十》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训诫,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却在对生命态度的理解上达到了惊人的一致。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揭示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共通认知,也为我们提供了面对生活的智慧指引。
 
一、超越物质的生命观

白居易在诗中提出“苦乐心由我,穷通命任他”强调内心的自主与超然。这与《圣经》中“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的训诫不谋而合。两者都主张超越物质层面的困扰,关注精神世界的自由。
在《圣经》中,耶稣用“天上的飞鸟”和“野地的百合花”作比喻,说明上帝对生命的眷顾。这种思想与白居易“荣盛傍看好,优闲自适多”的生活态度相呼应,都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智慧。
这种超越物质的生命观对现代人具有重要启示。在物质主义盛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学会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找到平衡,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自由。
 
二、活在当下的智慧

白居易在诗中描绘的生活状态是“坐倾张翰酒,行唱接舆歌”,展现了一种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这与《圣经》中“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的训诫异曲同工,都强调活在当下的重要性。
《圣经》中关于“不要为明天忧虑”的训诫,不是鼓励人们不思进取,而是提醒人们不要被过度的忧虑所困扰。这与白居易“知君能断事,胜负两如何”的豁达态度相呼应,都体现了一种超然的人生智慧。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种活在当下的智慧尤为重要。它告诉我们既要积极面对生活,又要学会放下不必要的忧虑,在当下寻找生命的真谛。
 
三、超然的人生态度

白居易诗中的“胜负两如何”体现了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得失成败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追求。
《圣经》中关于“生命不胜于饮食吗”的诘问,同样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真正价值。这种思考与白居易的超然态度相呼应,都指向了对生命本质的探寻。
在现代社会,这种超然的人生态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帮助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在物质追求之外找到生命的意义。这种智慧,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更能引导我们找到生命的真谛,活出更有意义的人生。
 
原载 读曰乐
2025年2月16日 06:46 山东


于学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于学周丨跨越时空的生命智慧》 发布于2025-2-16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