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知丨法国第一才子书,讲的是爱与毁灭的故事 - 世说文丛

任知丨法国第一才子书,讲的是爱与毁灭的故事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在20世纪50年代的巴黎,鲍里斯•维昂意味着一切:诗人、小说家、歌手、破坏分子、演员、音乐家和爵士乐评论家。他是我的朋友,我很佩服他如此激情地醉心于折衷主义、毁灭性的反讽,以及对挑衅的偏爱。——路易•马勒(法国导演)

1.jpg

(上图)二十世纪的法国文学流派繁复,卷恢浩渺,如陷身迷宫,目不暇接。然而在这非派莫属的时代里,鲍里斯·维昂(1920-1959)独树一帜,别开生面。他的代表作《岁月的泡沫》被雷蒙·格诺称为是“当代最凄婉动人的爱情小说”。该小说表现手法集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黑色幽默、新小说、存在主义等现代流派之大成,被誉为“法国第一才子书”。此书在写作技巧、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和事态描摹等方面都体现了超现实主义的幽默、梦幻、荒诞等特质以及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思考与质疑,隐匿着对修复秩序和人类关系的渴望。

2.jpg

鲍里斯·维昂生于巴黎郊区,曾就读于中央高等工艺制造学校,此后到法国标准化协会和纸品管理局工作。他伪称美国作家“维侬·苏里旺”写了价值不等的四部黑色小说《我要在你们的坟上啐唾沫》(1946) 、《死人都有一样的生命》(1947)、《杀死一切坏家伙》(1948)及《她们不明白》(1950) 。《我要在你们的坟上啐唾沫》问世后轰动一时,小说畅销量竟然高达百万册,但这部小说给他带来极大麻烦,有道德团体告他有伤风化,恰逢发生一件谋杀案,案犯模拟小说的情节犯罪,鲍里斯·维昂遭受了各方面的指责,落得声名狼藉。可以说维昂生前并没得到文学界的承认,直至他去世后的六十年代,美国黑色幽默小说流行,才重新被评论家注意。

3.jpg

(上图)小说《岁月的泡沫》总的说来写了三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高兰疯狂地爱着克洛埃,克洛埃得了奇怪的病,她的肺里长了一朵睡莲。高兰为了给她治病,罄尽家产,甚至出卖身体健康和尊严。高兰的朋友希克和尼古拉的外甥女阿丽丝相爱,希克极度崇拜保特(影射存在主义作家让·保尔·萨特),他不惜倾家荡产收购保特的书籍、手稿等物什。阿丽丝为了阻止自己恋人继续执迷此事,用挖心器杀死了作家保特和若干个书店老板,烧掉书店,最后自焚。希克则因税款未付清被警察暗杀。高兰的厨师尼克拉爱上伊西斯,然而两人因地位差异,很难结成伉俪,前途黯淡。

4.jpg

(上图)早先读这部作品感触不深,经年以后再次翻开,才悟到有时生命脆弱得恰似风中芦苇,工作的压榨从没道理可讲,所谓狂热的嗜好不过是为了抵御人生的无趣,而杀人放火在爱的面前根本无法阻挡。所有光怪陆离的意象只是一种现实的折射,“显示出被扭曲了的投影”。

5.jpg
《岁月的泡沫》电影海报

在书的中段有这么一句:“在江河流入大海的地方,有一片难以逾越的沙洲,巨大的漩涡卷起泡沫,沉船的残骸在其间翻腾滚动。在外面的黑夜和室内的灯光之间,回忆如潮水般涌现,它们自黑暗中来,与光明碰撞,敞露出白色的肚膛和银色的背脊,时而隐没,时而显现”,这句可以说是整部小说的点题诗,它写出海洋与陆地,光明与黑暗、生与死的界限,也昭示着世间充斥的绝望与杳然。此前小说写得平缓细碎并无波澜,之后从此处急转直下,愈发凄婉动人。

6.jpg

(上图)作者故意风格前后不一致,前半部分主人公高兰家境优越,生活充满闲情逸致,他是个单纯善良的年轻人,渴望美好的爱情,对待好友希克非常慷慨大度,为了成全希克和阿丽丝的婚事,他赠了大笔的钱给他们。可他还没来得及享受爱情的甜蜜,妻子克洛埃在新婚蜜月旅行途中得了怪病,长期卧床不起并最终撒手尘寰。为了给妻子治病,为了购买能减轻妻子病痛的鲜花不惜从事各种低下而繁重的职业(身体去孵化枪支,做送噩耗的邮差),受尽了非人的折磨。

7.jpg

(上图)在写完克洛埃那令人心碎的穷人葬礼之后,结尾处小灰鼠和猫儿的对话可谓神来之笔,那只小灰鼠是小说主人公高兰家中的宠物,它目睹了高兰和克洛埃的真爱,克洛埃病逝后,为爱心碎的高兰终日以杀死睡莲的徒劳复仇方式解怀,这情境竟然让小灰鼠觉得惨不忍睹,乃至无法承受到要自杀的地步。它将头放到猫儿尖利的牙齿上,在难以忍受的气味中闭上眼睛,等待着善良的盲童小姑娘们用无辜的一脚踩动自己生命的休止符,人世间一段最哀婉的爱情就在这宣扬圣主的纯真歌声中缓缓落幕。这幕场景是何等的凄婉,在如此凝重氛围里,维昂却反其道而行,刻意地用笔轻快,甚至不时以调侃的口吻面对死亡,足显其举重若轻的非凡功力。

8.jpg
萨特与波伏瓦

萨特很早就赏识维昂的才华,曾一度请他与《现代》杂志合作。维昂膜拜萨特,生活在他的阴影之下。然而萨特却拐走了维昂的爱妻米歇尔。米歇尔漂亮聪颖,富有个性,曾担任影评专栏的主笔,翻译过许多美国文学作品。米歇尔最终成为萨特的情妇,常与萨特、波伏瓦驾车在法国南部旅行。

维昂也结识了萨特的情人波伏瓦。他与波伏瓦一起听唱片,喝酒和咖啡,聊起了诗歌、小说、爵士乐、哲学和机械,一直聊到天亮。他对波伏瓦一见钟情,却始终没有勇气报复萨特,只是以理智行事,跟随自己的心意。

遭遇情变的维昂只有把自己的爱与恨更多地寄托在自己的作品里。在《岁月的泡沫》维昂将萨特的名字打乱重排为保特·萨尔,这是一个夸夸其谈的哲学家和演讲家,出版了多部以“恶心”“呕吐”为主题的文章和著作,他的听众在下面正彼此倾轧。

9.jpg
维昂、米歇尔和萨特、波伏瓦(1949年)

在萨特所有情妇中,米歇尔有特殊的地位,1968年后,萨特把自己的手稿都交托给她。1985年,米歇尔把她拥有的大量萨特手稿捐赠给法国国家图书馆。人们一直疑惑米歇尔一生中最引以为自豪的,是曾为维昂的妻子还是萨特的情人?在许多年之后,米歇尔回忆年轻时代,她特别强调自己是萨特“三十年如一”的情妇,然而对于维昂的回忆则寥寥。

阅读维昂的著作很难对他定位,他与萨特、波伏瓦、加缪等存在主义作家和布勒东、阿尔托、毕加索这些超现实主义者都曾交从甚密。他亦是《圣代普雷影院》杂志的创办人之一,结识了爱好电影的超现实主义者罗贝尔·贝纳荣。他十分欣赏马克斯 ·恩斯特、达利或若昂 ·米罗的画。与超现实主义者这种意气相投,原因是两者间的挑衅伎俩和精致嘲讽极其相似。但维昂却视精神分析法为宿敌。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维昂一度追随存在主义,但他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存在主义者,有时他甚至反对存在主义,在《岁月的泡沫》中就有对存在主义的调侃。面对荒谬的现实世界,维昂试图借助虚构和想象力从现实中超越出来,使现实具有梦幻性质,这是他与存在主义的差异。

10.jpg
维昂演奏他爱的爵士乐

12.jpg

(上图)维昂在思想上借助存在主义,但其想象力则来自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当然《岁月的泡沫》还透露着阿尔弗雷德•雅里在十九世纪末创制的荒诞玄学的强烈影响。像“世界水管里流出的鳗鱼”“顶着鸟笼子御寒的路人”“跟随恋人四处行走的粉红色的云朵”“能够根据不同音乐制作鸡尾酒的钢琴”等等,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意象俯拾皆是——维昂创造的世界充斥着超现实意味,而在这个世界里“存在即是合理”。

13.jpg

(上图)1959年6月23日,维昂出席电影《我要在你们的坟上啐唾沫》的预演会,这部电影改编自他的同名小说,而在此前他与电影的制片人和导演发生龃龉,在香榭丽舍边的马尔波夫小影院里,电影刚刚开始十分钟,维昂突然昏厥,39岁的作家就这样因心脏病突发死在了奔往医院的急救车上。

原载 任性知日
2024.10.13 19:18 湖北


任知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任知丨法国第一才子书,讲的是爱与毁灭的故事》 发布于2025-3-19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