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时,在市府大礼堂召集所属各机关主任及以上人员,包括社会各界的来宾和新闻记者等约二百人参加的纪念大会。市长沈鸿烈报告年来施政经过和今后方针。胶济铁路管理委员会葛光庭委员长致颂词。正午散会时,还在市政府门前的石阶集体合影。
刊登在1935年12月第77期的《青岛市政府市政公报》中的长条照片,顶端文字为“青岛市政府第十三周接收纪念摄影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十日”。
葛平章先生发来的图片,取自1936年出版的第20期《青岛画报》。他特别在照片上标注了祖父葛光庭、市长沈鸿烈以及胶路委员崔士杰的名字。这幅合影照片,由高密路56号的“明星照相馆”拍摄。
据1935年12月10日《青岛民报》报道,参加纪念活动的来宾有市党部代表李先良、胶路党部代表宋从颐、胶路委员长葛光庭、委员崔士杰、地方法院院长麦鼎华、首席检察官李琴鹤、市商会主席宋雨亭、委员于维廷以及海军代表、银行界、工业联合会、胶海关、统税局、商品检验局等社会各界人士。
出版的这期《青岛画报》杂志,还载有沈鸿烈在接收纪念席上的报告,题目是《青岛政治上的动态与静态》。
在陈述“有关全盘的重要事件后”,沈鸿烈对“一年来各局的重要设施”作出说明。其中,包括社会、教育、财政、工务、港务、公安、农林等各方面的实绩。他强调,这些工作“都是于人民生计有重大关系的,特提出择要报告;至于详细情形另有专门记载,恕不具述。”
随后,沈鸿烈又在报告中专门“就社会及经济两方面,提出几种改进市区的意见,请大家指正。”
胶路葛光庭委员长的颂词,以四字辞赋的形式呈现。读来,既有对接收青岛十几年以来的回顾,又有对时下政局的赞许:
繄惟青市,地接海滨,群山环拱,势若连堙,南通歇浦,北望燕云,青齐咽喉,中外关津,轴轳相衔,帆樯如林,熙来攘往,摩轴撃轮,接收以后,繁华并臻,萧规曹随,历皆贤明,伊谁称最,厥为沈羣(君),匪阿所好,善政思陈,首为秩序,闾阁安宁,农暇之日,授之以兵,次兴学校,雅化作人,山陬海澨,弦诵声腾,周行四达,坦坦平平,船坞既建,船埠又成,凡兹施设,悉洽物情,行有余力,更以恤邻,周历各省,取法惟勤,四载政绩,气象咸新,誉驰环宇,模范之名,方兴未艾,益淬精神,我居斯土,谊属同寅,聊伸颂语,代述舆论。
合影距今九十春秋。对接收青岛这一标志性的重大事件,除了每年12月10日由官方举行纪念外,市属各机关均放假一天。同时,各中小学校也享受假期并相应组织活动。全市各机关团体以及商家住户还都悬旗一日,以示庆祝之意。
去年12月10日,专程路过拍照地。早上八点半的时间,离“朝九晚五”的作息还早。老市府大门外的台阶,干干净净、空空荡荡。但愿历史的记忆和城市的故事,少一些这种难以言状的干净与空荡。
时代的过客,尚可慢慢追忆。史事的主体,理当时时铭记。
2025.4.2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