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厉鹗《眼儿媚》“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 世说文丛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厉鹗《眼儿媚》“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清代词人厉鹗《眼儿媚》写一次已成回忆的美好约会:“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有人曾在少年时,懵懵懂懂地走进一片充满纯审美元素的美好世界中,却将之当做生活的常态,又懵懵懂懂、毫不留恋地走出。若干年后回首往事,才知道当时的心境、年纪,所遇到的情境、伙伴,都是无法替换、无可重来的。

只可惜,当年,我实在没有要寻花看去。仅是出游玩耍,谁知正是人间四月、漫天雨丝风片。我也未尝要寻雨听去,只是一幢原本就夜夜在其中的小楼,谁知忽然夜雨潺潺,春意阑珊。小径或许是我从小走惯的,高楼或许是我从小呆腻的,青春的觉醒却突然让我对飞花夜雨出现一种前所未有的观感。这种体验和境遇,人终其一生只能进入一次。成年人若是寻花看去、寻雨听去,寻到的飞花夜雨则会变得寻常之极。毕竟在这么大的世界上,何处无花径?何处无雨楼?人却再也回不到少年时代那个朦胧鲜润的春天了。

然而,如果词人当年未曾“匆匆去”,生活和岁月也会将吹花小径变成一条通往菜市场的路,听雨高楼也无非是一座晾晒着裤衩背心的宿舍而已。正如宋人周邦彦曰“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志怪小说里,刘晨阮肇二人偶入天台仙境、离开后却再难返回的故事,其实便是这种少年境遇的“志怪版”。在鬼神观念深重的古时,这种境遇将成为仙话,在中古近世则成诗意,到了当代便成了青春情歌。

刘郎的天台故事、厉鹗的《眼儿媚》、罗大佑填词的老歌《光阴的故事》,是相似的境遇在不同时代作出的不同方式的感发。

眼儿媚
[清]厉鹗

一寸横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
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

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
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选自《词林观止》第1111页)

-------

少年游
[宋]周邦彦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
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选自《中国历代爱情诗萃》第365页)

-----------

光阴的故事
词:罗大佑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 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 曾经无知的这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 它天天的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 我在年年的成长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 改变了一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 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发黄的相片古老的信 以及褪色的圣诞卡
年轻时为你写的歌 恐怕你早已忘了吧
过去的誓言就像那 课本里缤纷的书签
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 可是终究是一阵烟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 改变了两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 而初次流泪的青春

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 以及远去的笑声
再次的见面我们又历经了 多少的路程
不再是旧日熟悉的我 有着旧日狂热的梦
也不是旧日熟悉的你 有着依然的笑容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 改变了我们
就在那多愁善感 而初次回忆的青春

(歌词为听曲翻录)



冯震翔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厉鹗《眼儿媚》“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发布于2020-9-16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