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波丨坚守与创新——读《伪保长——辛庄陈案》有感 - 世说文丛

吴清波丨坚守与创新——读《伪保长——辛庄陈案》有感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正是下大雪的那天晚上,我读完冯德英的中篇小说《伪保长——辛庄陈案》(载1996年第4期《啄木鸟》),读后久久不能平静,而“窗外,雪正无声无息地下着”。(引号内为小说中语。)
我倒是首先想起《苦菜花》来。《苦菜花》是我儿时读的第一部大人书,第一部长篇小说。那正是书荒年代,也是我如饥似渴想看书的年代,我曾在一篇文章里引用英国诗人济慈初读荷马史诗时的感觉形容读这部无头无尾的“黑书”时的感受:
于是我觉得自己像守望着天空的人
一颗新的行星忽然闯入他的眼界……
尽管我遗憾过那时没能捞着读《红楼梦》《战争与和平》等巨著,尽管那以后也未特地找出《苦菜花》和其姊妹篇《迎春花》《山菊花》来读,但是我一直对冯德英、对《苦菜花》心存感激。我读《苦菜花》的时代和书中描写的时代相去甚远,对那时代我也不熟悉,但我读此书时常常感到怦然心动、常常令我感到温暖。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力量,是因为作者对生活的熟知、对人的深刻理解、对人性人情美的讴歌、对人性恶的鞭挞,是作者为人生幸福而做的探索。
读《伪保长》我发现了这种与《苦菜花》一脉相承的东西,我发现了一种坚守。
《伪保长》只有四万来字,但内蕴深厚。只有三个主要人物,“双面人”辛福来,其老婆丑女人,其姘妇紫叶。所谓“双面人”,是他明着同镇上炮楼里的日伪军打得火热,是山本小队长眼里的红人,暗地里却为八路军做了不少事情。但这正是辛福来的伪善阴险之处。他不仅骗过了辛庄人,也骗了八路军,取得了八路军的信任。故事梗概是这样的:两名游击队员到“红色堡垒村”辛庄取军鞋,因大雪天被辛福来挽留下住了一夜,却有奸细告密被日伪军捕去残杀。辛福来嫁祸于“红色堡垒户”辛光明夫妇,二人屈打成招,含冤而死。辛光明倔强的父母不接受辛福来的救济并心生疑窦,被辛福来引日伪军深夜蒙面闯入家中,连同辛光明夫妇的三个孩子全部杀害。对辛福来的所作所为产生怀疑的紫叶和其女儿,也被辛福来设计残害。辛福来最后被神秘击毙。解放后辛福来竟然成了抗日英雄,只是到1964年才真相大白于天下。这就是冯德英写的辛庄旧案。
仅仅看这故事梗概,是难以体会这部小说的妙处的。冯德英写小说是有先立起骨架,然后往上布筋添肉的本事的。深度便在这里。
在辛福来身上能看出王之谦的影子,在紫叶身上能看出山菊的影子,反正从《伪保长》的人物身上能找出许多在《苦菜花》等小说中亲切的意味,这便是冯先生坚守的题旨所产生的作用,但我觉得坚守基础上的创新是这部中篇小说的价值所在。
在冯德英过去的长篇小说中,不仅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描写宏阔的社会斗争,而在《伪保长》中,他把社会斗争淡化,而把视角贯注于人的内部宇宙,着力探索人的性格、探索人的灵魂深处、探索人性的丰富复杂。
辛福来读过几年书,是个温文尔雅的人,想继续求学、闯荡世界,但守财奴父亲硬逼他退学,并为他包办了一桩不幸的婚姻。他嫁祸于辛光明夫妇后,想照顾辛光明的老父母和三个孤儿虽是出于伪善,但是也的确是心存内疚和有点良知闪现。他对紫叶的爱情也是真的,对莲儿也是真心疼爱。但是他的伪善奸险之本性与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同,容不得半点对自己的利益和前途构成威胁的人和事,所以他不惜设计残害孤苦无助的老人、孩子和他心爱的女人。
紫叶本是京城的一个妓女,向往平静的家庭生活而嫁给在北京做生意的辛玉魁,不料辛玉魁又因吸毒丧命,她带着幼女莲儿走投无路投奔辛庄。辛庄人不接受这个窑子里出来的女人,是辛福来在她最无助的时候帮助了她,使她能在辛庄住下来。她的善良本性、她对辛福来的感恩,她对辛福来肉体的需要,她对未来幸福的憧憬,使她虽然发现了辛福来的可疑之处,但是她又不相信,轻信了辛福来的敷衍,虽然冷静的时候心悸。她和莲儿不会去揭露辛福来,而竟遭残害,这恰恰反映了她的单纯、善良和人性需求,也恰恰反映了辛福来的蛇蝎心肠。人性探索在她和丑女人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塑造上,作者做得非常深入。
辛福来的老婆,丑女人,是个地主婆,作者绝没有概念化地写她。她长得很丑,面皮粗糙,满脸黑雀子,眼角一年到头烂得发红,得不到辛福来的爱情,只是像长工一样替夫持家而已。当得知丈夫与紫叶私通后,也曾妒火中烧,曾冒雨想去拼命。当把莲儿给她当干女儿,让她带时,她也曾产生过报复紫叶,折磨莲儿的念头,但她是善良的人,当她见到可爱的莲儿时,竟把她得不到的爱和无处用的爱系于莲儿一身,心肝宝贝一样疼爱这个她仇人的女儿……
人的心灵宇宙是多么浩瀚深邃呵。
读这部中篇小说,我有一种读《百年孤独》的感觉,当然这是一种纯个人的瞬间感觉,毫无根据,但我觉得能让我产生这种闪念肯定是有种内在联系的。冯德英并未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他坚守的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但我也体会出一些新写实的味道。这便是对人性的揭示。苏童的《妻妾成群》视角集中在地主的院落里,刘恒的《伏羲伏羲》视角集中在作坊里,尤凤伟的《乌鸦》视角集中在老支书撇下的年轻老婆的小院里,等等,都贯注在探索相对封闭院落里人物封闭的内心,《伪保长》也是如此,整个辛庄、辛庄人都是虚写,而关着黑漆大门的辛家大院、孤零零坐落于村东头的紫叶的小院是冯德英视角集中的焦点。
冯德英的创新不是刻意为之,不是对传统的反动,而是源自于他的坚守,源自于坚守前提下的探索,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坚守而又创新,这来自于自信,而这自信基于他对那个时代生活的熟悉,基于他对他所掌握的丰富生活材料的深入分析和深刻理解,基于他丰富的外部经历和更为丰富、深邃的感情阅历。
人,是多么奇怪的动物啊!这就是冯德英既坚守又创新所要揭示的主旨。小说结尾作者留下了后话,这桩历史遗案真相大白后,又随着中国大地上空风云的变幻,死灰复燃,枝节横生,演绎出许许多多的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已是伪保长的三儿子辛三喜了。让人意犹未足的同时又极希望拜读冯先生的这部新作了。    
*原载1998年2月11日《青岛日报·三味书屋》*


吴清波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吴清波丨坚守与创新——读《伪保长——辛庄陈案》有感》 发布于2020-4-8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