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方丨千秋功罪自有评说——记山东大学创始人之一赵太侔 - 世说文丛

周晓方丨千秋功罪自有评说——记山东大学创始人之一赵太侔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9a504fc2d562853592e0e1d29aef76c6a6ef63c4.jpg

赵太侔,原名赵海秋,又名赵畸,字太侔,后来即以字行。1889年出生,山东益都县(今青州市)人。幼年的赵太侔聪颖勤奋,刻苦好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青州中学。1909年毕业于烟台实益学馆。辛亥革命后,曾任烟台军政府科员、临淄县小学教员等职。1914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后在济南任省立第一中学和省立第一师范英语教师。

赵太侔早年追求进步,参加过辛亥革命在山东的活动,是同盟会会员。在北京大学就读时,与同学袁世英、黄凌霜等发起组织“实社”,研究宣传无政府主义,并编辑出版《实社自由录》两辑,得到了蔡元培校长的支持。

1919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官费留美,先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洋文学,后入该校研究院专攻西洋戏剧。在此期间和留美的闻一多、余上沅、梁实秋等交往甚密,共同组织中国京剧在美公演,受到美国华侨的好评。

1925年结业回国,赵太侔任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教授和戏剧系主任,并被北京大学聘请为讲师,主讲戏剧理论课程。在此期间,他和余上沅、闻一多将频临倒闭的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开办起来,创设了戏剧系,任戏剧系主任兼教授,同时在北大兼任了两门戏剧课程。北京艺专戏剧系,是中国第一所在官方备案的戏剧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28年任南京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处秘书长。不久回到山东,先后任济南第一中学校长、济南实验剧院院长,这是一所边学习边做实验演出的戏剧学院。因经费困难,1929年停办。

1929年,赵太侔在泰安民众剧社的基础上,创办了山东实验剧院,任院长。山东实验剧院在随后的发展中,培养了一大批文艺精英,济南由此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戏剧中心。

1928年夏,设在济南的省立山东大学停办。山东省教育厅长何思源报请南京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拟重新组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被提名为筹备会委员,由南京返回山东。1930年筹备工作完成,使用原私立青岛大学校舍(即德军俾士麦兵营),组建成国立青岛大学。首任校长为蔡元培推荐的清华大学教务长兼文学院长杨振声,赵太侔辞去省立一中校长的职务,专任国立青岛大学教授和教务长。1932年春,受学潮影响,国立青岛大学被要求整理,杨振声辞去校长职务,赵太侔接任,并将国立青岛大学改名为国立山东大学。

赵太侔上任后,文、理两院合并为文理学院(不久仍分开),取消教育学院,在济南设立农学院(暂不招生),筹建工学院(1933年成立)。除坚持杨振声的“兼容并包,学术民主”的办学方针外,他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学校建设,并身体力行,做出成绩。

第一,建立阵容整齐、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赵太侔认为办好大学,教师的力量和科学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他有一个小本子,专记各门学科的专家和学者,了解对方情况后,他或亲自登门聘请,或者托人代聘。国立山东大学经费虽少于其他各校,但教师的薪俸与其他各校基本相同。而且每次聘期一般为两年或三年,这在当时时局动荡、谋职困难的情况下,可使受聘教师解除后顾之忧。教授在校任职连续三年者,可享受半年假期,或从事专题研究,或出国考察,经过申请学校可给予适当的补助。至于青岛的气候、地理位置、交通等优越条件,当然对教师也有不小的吸引力。按当时国立山东大学的师资阵容和水平,除北大、清华外,较之其他国立大学都无逊色。新聘教师还处于年富力强,他们工作认真,使国立山东大学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第二,建立以教授为主体的校务委员会和各种专门委员会,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实行教授治校,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主席、教务长、秘书长、各学院院长、各系主任和教授代表组成校务委员会。学校的重大问题和兴革事项,均提交校务委员会讨论决议,校长负责组织贯彻执行。校务委员会既是立法机构,也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这样教授们均能积极地关心学校,提出各种建设性的意见,保证了学校的工作在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轨道上运行。此外,在校长领导下,还设立了科学研究、教师聘请、校舍建筑、教学设备购置、毕业考试等专门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的委员,也都从教授中聘请。他们不但能把与教学有关的工作处理得更稳妥,更完善,而且也发挥了教授治校的作用。国立山东大学那时工作和谐、目标一致,大家同心同德,教学、科研、学校建设进展的都较快,应当承认,是实行这种领导体制的结果。

第三,撙节行政开支,添置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当时全国各校名为国立大学,而经费来源主要靠地方拨款。富省多拨,穷省少拨,当时青岛大学只有3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赵太侔继续厉行勤俭办学的方针,把学校行政开支压缩到只占全部经费的六分之一,把行政人员精简到只占全校教师的五分之一。把节余的经费存入银行生息,用以添置教学设备。同时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师生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如物理系修制仪器,化学系自制药品,生物系采集标本等等。从1933年期,使用银行存款,申请教育部补助,陆续建成科学馆、化学馆、工学馆、水力实验室等等。至1936年图书馆藏书增至40万册,教学仪器增至1200余件,化学系自制的化学试剂,能对外供应。经过几年的努力,教学条件得到大大改善,基本上满足了教学的需要。而且这种励行节约、勤俭办学的精神,逐步形成了一种优良传统。

第四,培养严谨勤奋、基础扎实、敢于开拓的优良学风。赵太侔认为学风是学校的精神支柱,而好学风的形成,又必须是各级领导以身作则,带动全校人员自我严格、自我追求的结果,所以他要求教师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在科学研究中要不断创新,取得成果,对学生,要求好的学习成绩,根据《学则》的规定,选优汰劣,绝不稍宽。为了确保毕业生的质量,对每届毕业班都设立毕业考试委员会,办理毕业考试和审核成绩。

1932年,赵太侔妻子俞珊的弟弟,共产党员俞启威(黄敬)在地下党指示下组织“左翼剧联”,对外称海鸥剧社,成员有崔嵬、杜建地、李云鹤等,剧社聘赵太侔为顾问,他没有接受,也没有拒绝,剧社得以在校内礼堂公演,后在社会上公演进步戏剧。

1934年4月,教育部派员到各国立大学视察,对山东大学教学中的严谨,研究中的创新,建设学校中的勤俭节约,培养人才中的重视质量等等,甚为满意,发出表扬的训令,使山东大学在国内声名鹊起。

1936年,由于学生抗日救亡的运动不断高涨,赵太侔受到当局的指责、地方的刁难,拒绝拨给协助经费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于当年8月愤而辞职,随即离校任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其间,他拟定了戏剧改革大纲,继续他的戏剧改革梦想。赵太侔和余上沅、熊佛西都是国剧运动的中坚。国剧运动在中国戏剧史上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赵太侔等留美学生,以世界眼光审视中国旧剧,并加以改造的一次有益尝试。国剧运动以徐志摩创办的《晨报》副刊《剧刊》作为平台来进行,余上沅、熊佛西、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等很多曾留美的学生都参与讨论。赵太侔发表了《国剧》《光影》和《布景》三篇文章,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剧》。赵太侔倡导的“国剧”追求世界性的通性和民族个性的融合,理论核心是崇尚“写意”,首次提出了“程式”这一戏剧概念。赵太侔关于戏剧理论研究的文章较少,他的理想主要是通过创办戏剧院校来实现的。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赵随北平艺专迁移至湖南沅陵,不久辗转至重庆。在陪都先后担任教育部教科用书编委会委员兼剧本整理组主任、国立编译馆编纂、中央训练委员会第三处处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等职。

抗日战争中,国立山东大学内迁至四川万县,旋即奉令停办。师生和图书馆仪器并入中央大学等校。赵太侔到重庆任国立编译馆编纂。1942年任国民政府训练委员会第三处处长。1944年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1946年2月,教育部批准国立山东大学仍在青岛复校,任命赵太侔为校长,再次主持山大工作。此时复校工作千头万绪,百废待举,他从从四个方面着手,启动学校重建工作。

一是收回校舍。青岛沦陷后,国立山东大学校舍被日本人占用,胜利后又被美军接收做了兵营。收回校舍是复校中最急迫、最关键的一步,而且又是一项复杂、棘手的工作。为此,他电召曾在美国学习和工作八年之久、时在岭南大学任教的周锺岐教授到重庆,聘为总务长,先期去青岛,办理收回校舍事宜。赵太侔当年6月到青岛,亲自与驻青美军司令柯克谈判,又陆续收回一批校舍。1946年10月25日的开学典礼上,赵太侔誓言要倾其智慧和力量办好学校。他亲自出面向驻青美军讨还被占校舍。直至1948年底美军从青岛全部撤走时,校舍才得全部收。

二是系科设置。抗战前国立山东大学设有文、理、工三个学院共八个系(农学院未招生)。复校后赵太侔考虑到,胜利伊始,各业待举,而培养人才尤为急务。经请示教育部同意,重新规划设置专业,设立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共十六个学系。因此,复校后的山东大学较前有了很大发展,规模得到扩大,成为一所有各门学科的高等学校。

三是延聘师资。胜利之初,各大学均处于恢复阶段,纷纷急聘教师。赵太侔接任校长后,捷足先登,早发聘书,并能礼贤纳士,登门教请。他运用各种关系国内外聘请名师,从已公布的他给老舍、朱树屏等人的信中,充分显示了他求贤若渴办好山大的一片苦心。当时应聘的有:朱光潜、老舍、游国恩、王统照、陆侃如、冯沅君、黄孝纾、丁山、赵纪彬、杨尚奎、萧涤非、丁西林、童第周、曾呈奎、王普、郭贻诚、王恒守、李先正、刘遵宪、朱树屏、刘椽、阎效复、杨宗翰、郑成坤、李士伟、沇福彭、穆端五等等国内知名学者教授。组成这样高水平的教师阵容,赵太侔确实是费尽了苦心。上述教师除老舍出国、朱光潜因病中途辞聘外,其余均在1946年秋和1947年春到校。复校后,国立山东大学由于聘到高水平师资队伍,不但促进教学、科研的提高,而且为1950年代的山东大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是全国招生。复校后,国立山东大学的招生工作,仍然坚持严要求、重质量的传统。同时赵太侔认为学术无地方性,学生来源越广,在相互切磋和陶冶中,越能培养优秀人才。当年秋季在北平、南京、上海、西安、成都、重庆、济南、青岛八个城市设立招生办事处,当时报考的学生共5871人,经过初试和复试,录取本科学生518人,先修班学生185人,达到了广收天下英才而教之的程度。

赵太侔的青年时代,追求个人奋斗,旨在成名成家。壮年时代进而关心国家命运,以办好学校、培育人才、实现教育救国为己任。他在两任山东大学校长任期中,对学生的爱国运动不甚理解,认为学生只有读书成才,将来才能救国,所以采取劝服、说服等办法。但是,他对学生又寄以无限的希望,十分关心和爱护。他主张“在校言校”,要求师生在校园里按部就班地教与学,即使有的活动有明显左倾色彩,只要不影响教学秩序,他也不予干涉。

山大复校后成立的第一个左翼青年新报社,其刊名《青年新报》就是赵太侔亲手题写,其报刊登记手续也是通过学校介绍办理的,总务长周钟岐还批准可由山大印刷,并允许使用学校的一个房间。但这份小报以锋利的文笔引起当局反感,仅出版三期即遭当局查封。1934年8月,物理系学生俞启威被青岛当局逮捕,押解济南。赵太侔闻讯,赶到济南,力请国民党山东省主任委员李文斋、山东省教育厅长何思源出面保释,并亲领俞启威返回青岛,送给旅费,密嘱速速远走。1946年10月,教育部给赵密电,指令查明中文系教师徐中玉的“共党”嫌疑具报,赵将密电内容告知徐中玉,令其避开,保护了徐。

1947年到1948年,赵太侔对在学生运动中两次被逮捕的200名学生,采取营救措施。亲自修改营救学生文稿,通过校务委员会作出决议,被关押学生一律不作旷课论处,保留他们的学籍。被捕学生从看守所传出信函,请他以校长地位,呼吁社会贤达进行干预,他应诺予以交涉。这一时期校内学术空气浓厚,同时民主活动活跃,有长风社等文学社团,方生剧社等剧团,大众乐团等音乐社团。

1949年4月,有人劝赵太侔出走南逃,他也曾接教育部密电,嘱令随驻青海军南下广州。但赵留意已决,乃秘密住进医学院附属医院第四病房(该病房不对外开放)。青岛绥署主任刘安祺南逃时,奉命到绥远路赵的寓所胁迫同行,无奈已人去楼空。

这位历经风浪的资深国民党文职官员,能毅然留下来,大致有三个因素: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国民党统治注定失败,对国民政府彻底绝望;对亲手经营多年的山东大学有依恋之情;自信没有“罪行”。他于1949年11月21日填写的一份登记表中写道:“青岛的解放,解除了我的压迫,解脱了我的枷锁,使我得到解救,使我对革命的前途又生出新的希望。”

两次在国立山东大学担任校长的赵太侔,对山东大学发展建设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几乎众口一词,山东大学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赵太侔功不可没。他在与杨振声一起在青岛创办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的同时,也为20世纪30年代青岛文化的繁荣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不仅如此,他筹建了中国第一个本科水产系,筹建了海洋研究所,以及后来在该所的基础上成立海洋系,应该说赵太侔为山东海洋学院的诞生夯实了学科基础。青岛因为众多国字号海洋机构“扎堆”。追根溯源,青岛海洋科技城的源头应是国立山东大学,许多“国”字号海洋机构的掌门人都是“山大人”,如童第周、曾呈奎、张玺、朱树屏等,他们都是赵太侔聘请来山大任教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赵太侔为青岛成为海洋科技城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是当之无愧的奠基人之一。

针对他当年处理学生运动的是是非非则有非议,有人甚至斥之为“反动校长”。四九年后长时期内,赵太侔似乎都是个“灰色人物”。据档案记载,因涉嫌学运的有关问题,赵太侔于曾被处管制一年,1951年12月才恢复公民权。1959年5月,在山东大学党委署名的《赵太侔小传》中,其结语中仍写着“1948年又积极支持国民党特刑庭逮捕进步学生,此问题尚未结论”。难怪赵太侔思想上的阴影一直挥之难去。他在1965年6月30日填写的一张登记表上,在“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栏中,都填了1936年和1948年在山东大学校长任内处理学生的事件,说明他心有余悸。

赵太侔性情沉静敦厚,律己而又自信,细心而又果断,鲜言寡笑,不尚掩饰,不作无聊应酬。在两任山东大学校长期间,清廉为怀,淡泊自持,表现了知识分子的情怀。

赵太侔作为早期国民党员,从1926年至1928年在国民政府担任过一些职务,参加了大革命,从北京到广州,继而到武汉到济南,见证了宁汉合流与分裂,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参与了收复汉口和九江外国租界的活动。这个时期,赵太侔是热衷政治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参加同盟会的老领导、老朋友丁惟汾、王乐平在国民党政府担任要职,还有他的北大同学何思源也在国民党政府担任要职,赵太侔担任这些职务,盛情难却。

从1928年起,赵太侔进入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弃政从教,老朋友王乐平的被暗杀,使他厌恶了政治。赵太侔在一份自传里谈了对政治的看法:“王乐平是我的生平好友,蒋介石竟使人将他刺死,这种种倒行逆施,使我非常厌恶,因此动了逃避政治的念头,尽管政治是无可逃避的,我没有想出办法与之完全绝缘,于是我选择了教育工作,以为这与实际政治的距离远一些,这种幻觉许多年一直在我意识里盘踞着。”

四九年后,赵太侔任山东大学外文系教授。1958年山东大学奉命迁校济南时,他表示愿留青岛。在新组建的山东海洋学院任外语教研室教授、院务委员会委员,还任政协山东省常委、民革中央团结委员及民革山东省常委和青岛市副主任委员等。晚年,他致力于汉字改革的研究工作,写有《汉字改革方案》《汉字新法打字机拟文》等文稿,受到国务院高等教育部、文字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的重视。可惜,在“十年动乱”中,文稿全部丢失。

赵太侔之于青岛,之于山东大学,之于中国文化的贡献已有公论,自不待言。然赵先生天性寡言,也没留下什么著作,身后又长期被遗忘,这使跨越了大半个世纪的今人对他的了解就十分困难。上文所述,只不过是他的一幅人生履历表式的速描。好在他的好友,在著作或回忆中有一些相关的描写,这就使赵先生的形象丰满了不少。例如,梁实秋先生在其雅舍散文里,留下了赵太侔的几个精彩片段。他认为,赵太侔是一个寡于言的“奇人”。他们相识于美国纽约,后在国立山大共事,赵是校长,梁是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梁实秋说,赵太侔在任校长时,就不善于与官员打交道,他经常聘请众多名人来校讲座,就是不聘请官员来校训话,所以当时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渠、青岛市长沈鸿烈对他都不感冒,经常借故拖欠或减少国立山大的经费。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赵太侔于1936年去职。梁实秋在文章写道:赵太侔,“寡言笑”的人,闻一多的老朋友,“他曾到上海来看我,进门一言不发,只是低头,我也耐住性子不发一言,两人抽完一包烟,他才起身而去”。赵太侔一言不发,梁实秋感叹,“饶有六朝人的风度”。几位与赵太侔共过事的老先生,他们一致的印象就是赵太侔“不说话,很少说话”。赵太侔的孙女赵红女士记忆中的爷爷也是沉默寡语,虽然如此,他生活却很有规律。

“文革”初期,赵太侔在沉默中选择了死亡。1968年4月的一个深夜,赵太侔纵身跳进青岛栈桥前海,一个孤独的身影从世间消失了,他试图以生命的尊严,洗掉那个动乱时代强加在他身上的污垢。

1979年10月,山东海洋学院为赵太侔举行平反昭雪追悼大会,赞扬其人品道德,肯定其功劳业绩,做出了历史的评价。

(根据海大杨鸿勋素材,改写于2014年3月16日,被收入《青岛民革六十年》,青岛出版社,2014.9)


周晓方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周晓方丨千秋功罪自有评说——记山东大学创始人之一赵太侔》 发布于2020-9-27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