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陈澧《摸鱼儿》“七百年来,斜阳换尽” - 世说文丛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陈澧《摸鱼儿》“七百年来,斜阳换尽”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陈澧《摸鱼儿》,写词人在归善县北,找到了宋代苏东坡曾说过“可以垂钓”的盤石小潭。

曾经映照过苏东坡面容身影的潭水,到清代中后期,依然是水光摇漾、“绝底明漪”。

不过,如此清晰的定位不禁让人疑惑:苏轼贬谪在黄州的时间,距离汉末著名的赤壁之战亦是八百余年,但苏轼却在写下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完全找错了古战场而不自知。这个苏轼曾经访问过的小潭,其地理与事典都更为轻渺,精确定位的难度更大。而从北宋至清末这七百多年,世界的变化又是何其大也?神州大地几经兵燹,江河改道,沧海桑田,一个小小水潭,尚能安稳如故否?

所以,词人所“访得之”者,未必就是苏东坡的那个小潭。但两个旋生旋灭的孤单个体,终究因这寻访,获得了在永恒之中、秉持着高雅不俗的精神相互对视的机缘。

摸鱼儿
[清] 陈澧

东坡《江郊诗序》云:“归善县治之北,数百步抵江,少西有磐石小潭,可以垂钓。”余访得之,题以此阕。

绕城阴雁沙无际,水光摇漾千顷。
苍崖落地平於掌,湿翠倒涵天镜。
风乍定,看绝底明漪,曾照东坡影。
林烟送暝。只七百年来,斜阳换尽,一片古苔冷。

幽寻处,付与牧村樵径。江郊诗句谁省。
平生我亦烟波客,笠屐傥堪持赠。
云水性。便挈鹭提鸥,占取无人境。
商量画帧。向碎竹丛边,荒芦叶畔,添个小渔艇。

(选自《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第120页)



冯震翔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陈澧《摸鱼儿》“七百年来,斜阳换尽”》 发布于2020-10-8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