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郑文焯《浣溪沙》“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盈手不知名” - 世说文丛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郑文焯《浣溪沙》“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盈手不知名”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晚清词人郑文焯《浣溪沙》写自己在吴县一座小山中的观感曰:“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盈手不知名”。

世间万物,无不论价,不算价格,也有价值。无价之物,若非至宝,即是废物。同样,世间万物,无不有名,没有名字便不可思议、不可理喻。

名称,是人对事物存在性的确认;价值,则是人对事物实用性的评估。它们都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在人的标准之下的存在方式。

在一个事物不论价、不知名的场域,人和物之间的分野、人强行赋予事物的存在方式统统消失了,事物和人都变回了自己的原貌,坦诚相对,物我合一。

世间之物,大多拥有两种名字——自然名、人为名。自然名是事物与人的日常生活一道生成后所得的名字,如西边有山、总能见到山景斜阳相映成趣的道路,可以被叫做“夕山路”;与海相邻、雾气迷蒙的海岸街道,或许可以被叫做“早雾街”。然而,人为的、成批量建设的道路或桥梁,由于景观、气质均退居次要,只有实用性居第一位,因此大多被集中用数字命名,如308国道、204省道。这是为了保证集中管理的效率。

在《老子》的观念中,一件事物无论拥有何种名字,总是不如“无名”的状态更加优越。这是因为,未加分别的直觉,未作归类的直观,永远陌生新鲜的、没有名目的直感,于事物而言最为真实朴拙,于人而言视角最为珍贵,恰似婴孩看世界的眼光,这便是——“无名天地之始”。

又想起金庸小说《侠客行》中的男主人公,他拥有一大堆因着不同际遇而得到的名字,却在旁人问及姓名时往往尴尬地不知如何对答。他记忆中的真名“狗杂种”因过于不雅而难以启齿,其他名字又都是别人硬安在自己身上的,无法作为自己最重要的标签使用。至于旁人,既不相信他会无名无姓,又不相信他全无心机,总以为他是心机甚深而不愿以真名示人。

殊未知,“无名”状态才是每个人真正的、却也是无法直面的处境。

浣溪沙·从石楼、石壁,往来邓尉山中

[清]郑文焯

一半黄梅杂雨晴。
虚岚浮翠带湖明。
闲云高鸟共身轻。

山果打头休论价,
野花盈手不知名。
烟峦直是画中行。

(选自《词林观止》第1251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郑文焯《浣溪沙》“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盈手不知名”》 发布于2020-10-16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