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一见丨想到哪写到哪(1) - 世说文丛

管窥一见丨想到哪写到哪(1)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我一直说,买书人从内心的那种急切劲头跟吸食毒品的人没有什么两样,遇到一本你感觉应该拥有的书籍时候,内心里的那种激烈斗争就开始折磨你,有一种呼唤在告诉你,不能再买书了,再买就等于给别人买的,这些书或许你只能浏览一下,接下来你能不能再去仔细阅读可能你说了不算,各种外来的原因很可能在阅读的问题上戛然而止,买了以后明摆着也是送人,为何干这种傻事情,似乎能说服自己,扭头离开了。
其实,这并非是自己内心的真实,不过是那一阵子比较冷静,还处于一种正常思维状态,用掌柜的话说还算做是理智。转身去了其他的柜台,你发现这样一本让你心动的书不买,其他的书你感觉都没什么意思,就这样从书店走了出来。其实最大的原因是这两天快到月底了,手头上有点紧张,知道明天晚上还有一个应酬,还要留出必要数额的银两面对,毕竟是我做东,没买的原因这是关键。
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面给自己找平衡,说自己已经拥有了不少那位作家的书,三年前在小城的学苑书店还硬撑着开着的时候,在那里发现了我需要的那个作家的集子,毫不犹豫买了下来,不仅如此,跟服务员说下集到了给我打电话,没过一个月人家真的打电话给你说下集来了,就这样这位大作家的集子就收全了。
那两本没开的书一直困扰着我,一度想在书城看到的那两本书不会是出版社盗用全集中的某些片段合成的这本书,这样一想觉得自己没买是一件很理智的事情。心想这两天去书房看一下那个作家的集子,估计跟我的想法差不多,这样不花冤枉钱,觉得自己在买书上有所改变,与之年轻时候的买书尽头有了很大的变化,自己表扬开自己,心里面觉得很高兴。
自己从二十来岁开始迷上文学,开始跟着老师听课,开始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读书,后来发现那是一个全民恶补文化的年代,文化生活刚刚解冻,大家都呈现出饥不择食的样子,你想找到老师规定的国外名著基本上找不到,即使书店发行过也呈现出一书难求的景象,特别是到了周末你到书店看一下人满为患。
最早是听到那个熟人有书便会硬着脸皮去借,也经常吃闭门羹,但是那时候年轻,不觉得有什么,即使别人借给你想阅读的书籍,你也要接受非常苛刻的条件,例如这本书规定三天内要归还,而且不准弄脏了,万一给弄丢了的话高价赔偿,而且数额吓人,即便这样也毫不犹豫借回家。
也正是感受到这些身不由己,开始想到了大人长说的那句话,谁有也不如自己有,从那时候开始节约自己的开支,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买书的款项,就这样开始了买书的历程,从小心翼翼,到最后有点疯狂,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自己已经完全满足自己阅读的书籍,所经历的那些只有自己知道,就像我说的那样最愧对的就是家里面的老婆孩子,假如自己没有那样的嗜好,改变居住环境应该不成问题,现在居住条件用同事的话说无法想象,用自己身边的熟人说,你是最自私的疯子。
到现在还没有忘记三十年前,身上就不敢有闲钱,只要单位发了奖金,自己就像着了魔一样几乎是每天泡在书店里面,在那里一点点地淘金,因为自己的疯狂对书店而言是最重要的客户,对书店最好的人就是我们这些所谓的书虫子,自己混到可以到书店仓库里面挑选的资格,特别是小城曾经的古籍书店,但凡来了卖旧书的客户,经理就会打电话给我让我看一下有没有兴趣。
后来自己分析买书的动机,其实更多的原因还是虚荣心,觉得拥有书籍越多就彰显自己有文化,其实根本就没有这种必然的关联,文化跟书籍拥有量就没直接的关联,你的阅读量和你的悟性是根本,就像在书店工作的人一样,他们天天守着书,你不能说他们最有文化,后来发现那些书店的工作人员看我们感觉就是疯子。
到后来自己疯狂买书的后期,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中自己的病逐渐得到缓解,到后来知道一定买那些经典书籍,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你拥有那么多根本就看不过来,看不到的书买回去拿不是脑子有病是什么,逐渐地反思这些周围人的劝告,清醒时候觉得说得很对,再见到书店关系比较近的服务员,他们才敢说真话,说感觉你们就是一些神经病,买回去那么多的书干什么。
我曾经写过,曾经书店的一个大姐觉得我这个人挺实诚,而且比较有礼貌,每次见到她都会向她表示问候,后来听说她也找人打听了我的情况,听说是部队大院的孩子,估计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想把她的女儿介绍给我,那时候他女儿漂亮,顶替他母亲去了书店,她的柜台每到周末放心外面站的人最多,更多年轻人,包括文学爱好者都想过去目睹她的芳容,想跟这位漂亮的姑娘套近乎。
我虽然也跟她认识,但是感觉到我在她的眼里根本就不算什么,所以表现得非常的冷淡,倒是我没这样的想法,因为自己那时候非常的自卑,用朋友的话说,个头半残废,又是一个穷光蛋,凭什么去找那些漂亮的姑娘,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自己知道几两重,就没有任何的表现热情的样子。
到后来听说,估计这也是传言,他母亲跟她提及我的情况,她表现出的那种鄙视让他母亲立刻断了念想,用那个姑娘的话说,别跟我提那个又矮,又丑,穿着破破烂烂的男人,身边所有的人都比他强。人家小姑娘一点没说错,那时候没有钱买好衣服穿,平时里基本上就穿着工作服,表面上也是脏兮兮,加上不注意个人仪表,留着一个颓废青年头型,很多人都觉得肯定有病。
听说到后来这位漂亮的姑娘嫁给了一个疯狂的追求者,在后来传出来家庭不和谐的消息,过了几年发现这位曾经那么漂亮的姑娘开始发生变化,两个大眼越来越大,感觉不小心眼睛就会眼眶里掉出来,后来才知道这是甲亢的病症特征,后来就住院治疗,出院后在家里面养病。有一次在马路上见到他的母亲,他母亲还认识我,谈及他女儿感觉到她非常的难以启齿,不愿意去让她伤心赶紧离开了。
把话说的有点远,买书人从一定的角度看确实是一种病,假如你的经济条件特别好,买书不影响你的家庭正常生活还说得过去,像我这样的买书人,更多是剥夺家人共同分享共同成果的前提下,自己的工资不仅不给家人,到时候还想方设法从家属那里在抠点钱出来,根本就忘记了自己曾经的承诺。
回到家里面没买的这本书就成为了一块心病,居然在梦里面自己夹着这两本书去朋友家,半道上遇到了书店的工作人员,让我把书拿给他看一下,说看一下有没有验收章,也就是看一下你付款了没有,这一下子自己就紧张了,说这本书抱着一层塑料皮根本就盖不上章,那个人朝我笑了一下说,我们的章是特制的,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盖,你不知道我们知道如何去看,说这举起书朝着天上,等他放下手说道,你根本就没交钱,跟我一起去书店讲明白,讲不明白咱们就移送派出所解决,听到这里扭头就跑,感觉已经被拽住,一使劲从梦里醒来。
自己知道这本书不买还真的不行,梦里面已经告诉我了那套书自己已经拥有,恰巧第二天朋友来电话说,晚上的聚会因感冒发烧无法参加改日再聚,听到这里欣喜若狂,知道这是老天爷在帮助我,这些备好的钱买这两本书绰绰有余,也忘记了去书屋看一下是不是重复,到了晚上直接去了书城,看到那两本书还摆放在那里,二话不说直接去了收款台交钱走人。
带着书直接去了书屋,坐在公交车上想假如真的像我猜测的那样,这套书是截取其中的段落凑成的,就把这套书送给自己想给的文友,也不算做浪费,无非是自己提前做了安排,即使这样去想还是希望不会是这样的结果,到了书房赶紧拿出那两套集子,逐一的去看目录,发现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心里面一阵子狂喜。
不过也有让我感觉后怕的事情,在自己记忆中买回来那个大作家的集子自己好像并没有看,就放在书架上,记得好像是想利用一个比较集中的时间去集中阅读,但是在寻找有没有重复的过程中,居然看到了我在书中勾画的痕迹,这说明自己已经看了好几本,居然一点印象也没有,心想真的遗忘这么快,看书还有什么意义,这不跟家中的老人曾经的表现一样,掉头就忘了刚刚眼前发生的事情,如此这样不成了“瞎子点灯白费蜡”的结局。


管窥一见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管窥一见丨想到哪写到哪(1)》 发布于2020-10-19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