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萌之丨什么是“三观”(二) - 世说文丛

祁萌之丨什么是“三观”(二)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前面谈了什么是价值观。下面谈谈什么是人生观?

人生观涉及到人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人从哪来的?人最终到哪里去?什么是命运?人应该怎样面对命运的安排?人生观有阶级性吗?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明白了,才会有成熟的、理性的人生观。但是这些问题本文不可能详细谈,只能概括性地点到为止,供读者借鉴后对相关问题思考。从而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个“言人人殊”的问题,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的人生观。人生观不是靠外界输入的,是自己的“所悟而立”,是对自己的一生负责。

(一)人是什么?

这个问题中国文化里没有恰当的解释。传统教育中的人,都是圣贤规定的社会伦理中的人,毋宁说,不是“本来面目”的人,是被改造了的人。所以中国文化中的人已经没有了本源人的本质形象!这个问题,其实我在有关文章中多次讲过了。这里简要重复人之所为人必须具有的几方面重要素质:

(1)有自由意志。这是天性。即人天生有判断能力与决断能力。但教育扼杀了这种能力。

(2)会思想。即人天生会凡事问为什么,会思考问题。但教育扼杀了这种天性。

(3)有个性。这是天性。个性是人的创造力创新力的源泉。但教育扼杀了这种天性。

(4)有活的灵魂。灵魂是神性与魔性的对峙状态。神性战胜魔性,是活的灵魂。魔性战胜神性是死魂灵。但是教育不承认人的灵魂。

(5)有精神家园。

爱是人的天性。但需要养护与升华——人类情感所以有档次差异,就是爱的养护与升华不同的结果。爱——人类意义上的博爱,是精神家园的灵魂、是精神家园的土壤、是精神家园永远的主旋律。精神家园绚丽的丰富多彩,都是从爱的滋养中生发出来的。

(二)人从哪里来的,最终到哪里去?这个问题实用主义的中国文化里没有谈过!但是不解决这个问题的人生,永远是吃喝拉撒的人生。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首先是在这个问题的明朗答案中确立起来的。或者说人生的意义人是以这个问题的解决为前提的。但是这个问题涉及到宗教问题,本文只能点到为止,留作读者思考吧。

(三)人为什么活着?

“人为什么活着”没有统一的答案!那种灌输统一的“为什么活着”的教育,都是对人性的戕害。但是人类思考并确立“为什么活着”的前提是一样的,即信仰。不过人类没有统一的信仰。所以这个问题我也只能点到为止,留给读者思考。不过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涵有的“哈姆莱特命题”——“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很值得参考。

(四)什么是命运?怎样面对命运?

命运是人的来路与人的前程的统称。意味着人一生走过的路。但是,这条路不是自己安排的!过来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自己走过的每一段路程其实都不是提前可以预知的,都是命运的安排。例如我个人走过的路:

没上学前就天天盼着上学。但是没想到我从六岁开始报名上学,直到十岁了才如愿以偿!这不是我个人、也不是我的家长能决定的。是客观社会造成的无奈选择!所以我上学一年级时,同学们都跟着老师用指头数数,我已经能做加减乘除了。这是我最早的“没想到”。

我上学时学习成绩总是在班里名列前茅。所以中学教师很看重我,讲了很多北大清华复旦以及“东方剑桥浙大”这样的话给我听。意思很明显:不仅要考上大学,还要考上名牌大学。

但一九六六年是我命运的转折点:大学停止招生,我没想到自己会成了一名背靠青天、脸朝黄土的农民。

在度日如年的农村苦熬了十年后,做梦也没想到我会成了一名中学教师。

后来的没想到更是“离奇”了:今日那些喜欢看我文章的读者与听过我学术讲座的朋友,大概不会想到我曾经是一名工程师;曾经是一个管理一千多人的厂长;曾经是自食其力的“个体户”……。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经历,不是再明白不过地说明:

人生走过的路大都是“没想到”的!这种“没想到”的人生道路就是命运。是谁安排的?不知道。我把这种“没想到”的人生命运,谓之曰偶然因素的连缀。这种偶然因素是从哪里来的呢?不知道。是上帝的安排吧。有读者会问:既然人生道路都是“安排”好了的。那么个人的奋斗还有什么意义呢?听天由命了。

我的答复:不是的。我告诫他——“以不变应对万变”。命运是人无法预知的“多变”。但自己的学习、自己的锤炼、自己的努力奋斗“不变”。唯其这种“不变”中培养的素质能力与水平,才能使自己在“没想到”的“多变”中出现的机遇面前,稳操胜券!否则我一个农民怎么能成了中学教师?成了工程师、成了厂长、成了可以到大学里讲课的学者?所以我从来反感空洞的“扼住命运的咽喉”这种无知的狂言。命运是扼不住的。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但这种接受是“以不变应对万变”的积极接受。

(五)人生观是否有阶级性?

教科书说人生观有阶级性那是忽悠人,不必当真。这个问题,每一个过来人都会觉得:说人生观有阶级性,是不可信的欺人之谈。试问:成千上万的农民的人生观的阶级性是什么?他们的人生观就是为了填饱肚子而辛勤劳动,然后成家立业结婚生孩子,养家糊口……,这样的人生观哪来的阶级性?那些每天送孩子、挤公交车上下班,辛辛苦苦的打工族,他们的人生观有什么阶级性?就是白领阶层的那些人,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人生观也不存在什么阶级性呀!何况如上所述,人生观是个“言人人殊”的问题,不同人之间的人生观往往是不一样的。这是个客观存在。说人生观的阶级性,岂不是想统一人生观?



祁萌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祁萌之丨什么是“三观”(二)》 发布于2020-10-2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